自由派和保守派倾向于从不同角度来评估结果。
前者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速,美国GDP自1991年以来平均年增速为2.3%,自2001年以来平均为1.7%。
而在战后以大政府与高税收为特征的1950到1970年代,平均增速为4%。
自由派由此认为,减税和减少社会福利支出,是令人不安的经济不平等现象出现,以及忽视基础设施、教育和其它公共建设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拜登表示新冠疫情对低收入群体的冲击格外大,加剧了长期以来不断恶化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拜登及其幕僚称,他的胜选以及近期民调都证明美国人支持他的做法。
蒙茅斯大学周一发布的民调显示,对拜登基础设施计划的支持率达68%,64%的人表示支持包含育儿、教育和医疗保健规定的大规模支出计划,例如周三宣布的“美国家庭计划”。
外汇美元兑主要货币上周五走低,此前数据显示,美国4月零售销售意外持平,且对通胀加速前景的担忧消退。
美元指数尾盘下跌0.5%,报90.317,回吐了上周早些时候数据显示消费者物价意外大涨后的大部分涨幅。
美国商务部上周五表示,4月零售销售较前月持平,3月数据上修为急升10.7%,创有记录以来第二大增幅,受刺激支票提振,前值为增加9.7%。
在创纪录的储蓄和经济重启背景下,未来几个月零售销售料加速增长。
上周五的下跌让美元回吐了此前两日连涨录得的部分涨幅,上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创近12年来最大涨幅。
尽管美联储承诺在通胀上升的情况下仍将维持低利率,但一些市场人士押注联储将被迫比预期更早采取行动,这令美元更具吸引力 人民币升值与资产价格走势 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变量在于人民币汇率。
5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明显走强,目前已突破6.4%,过去1个月的升值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
这对国内市场造成了明显影响,上证综指重回3600点附近,市场风格出现回归大盘白马股的迹象。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在此时大幅升值,人民银行对汇率的态度是什么?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判断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对国内资产价格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是因还是果? 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明显走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指数均达到疫情后的最高水平。
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三项稳定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因此,有部分投资者认为政策有意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应对国内工业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从而造就了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加速升值。
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首先,国内外涨价商品有明显差别,海外商品涨价以基本金属为主,例如铜、铝、锡等。
除了铝价与国内供给有明显关系外,其他商品涨价与国内关系不大。
今年以来国内涨幅较大的商品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上下游,如螺纹钢、玻璃等。
这些商品涨价不是产能的问题,而是碳中和目标限制了产能利用率。
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国内工业品涨价的问题。
其次,退一步讲,即使存在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的经济状态也不支持出现通胀持续上行的基础。
一则,从产出缺口的角度看,上半年我国经济仍在潜在增速的下方,负产出缺口下难以发生持续的价格上涨。
二则,从总供求关系看,内需有明显短板,国内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水平,供需关系也不支持国内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些情况体现为当前PPI同比高企,但CPI同比仍在低位震荡,价格传导不顺畅;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换句话说,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有限,没有必要动用汇率工具。
最后,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政策安排看,稳定商品价格走势主要以保供稳价、加强市场市场监管为主,对货币政策和汇率的要求是保持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很显然,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已经对市场预期造成冲击,而且主动引导汇率还会限制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本文为 叩富网博客原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waihuibaba.com/whkh/3132.html
发表评论